对于病毒病,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,应以预防为主。预防的方法一是提高鱼的机体免疫能力,二是减少环境水体中病毒的存在,减少病毒感染鱼体的机会。
1.淋巴囊肿病
(1)病原体:淋巴囊肿病毒。淋巴囊肿病毒和细菌寄生在皮肤或鳍边缘处,长成的一种结缔组织增生物。这种病常见于长沙海鲜池中鱼的鳃瓣、胸、腹或尾鳍的边缘,由边缘再向内扩散。发病初期在鳍的边缘覆盖一种外表看似胶质的小颗粒,并逐渐串成白色的结缔物。 (2)症状:病鱼的体表、鳍和眼球表面出现许多小疙瘩状肿胀物;严重时,密布全身,呈砂纸状。解剖病鱼,鳃、咽喉及内脏上也可出现。
(3)治疗方法:淋巴囊肿病用药物处理很难奏效,一般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:将鱼取出,用硬薄片刮除囊肿,或利用剪刀加以剪除,然后使用稀释的碘酒涂抹患部或涂抹抗生素粉剂,以预防细菌感染。
2.甲虹彩病毒病
(1)病原体:虹彩病毒。病毒粒子平面观察为正二十面体,直径240nm,具囊膜。
(2)症状:运动明显减少,沉入水底昏睡,对环境不敏感。患病个体厌食或根本不摄食,肠道空乏,有大量淡黄色茹液。部分重病个体的鳃丝板结,窒息而死。
(3)防治:预防为主,保持池水清洁,加强饵料营养,增强鱼体抵抗力。治疗方法同淋巴囊肿病。
3.呼肠弧病毒病
(1)病原体:呼肠弧病毒,圆形,直径75-80nm,无囊膜。
(2)症状:腹部肿大,肛门充血,胃肠内勃液增多且无食物,肠壁充血,肝呈苍白色;重病个体有烂鳍现象。
(3)防治: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,以预防为主。